「当与婚礼“脱钩”,婚纱照的目的与其说是纪念,更不如说是表演。以夸张而放大的情绪、设计过的亲腻、符合童话故事的角色互动与特定挑选的地点,成就我们想像中的浪漫爱。」

2015年10月19日,英国伦敦,一对华人情侣拍摄婚照。摄: Dan Kitwood/GETTY
2015年10月19日,英国伦敦,一对华人情侣拍摄婚照。摄: Dan Kitwood/GETTY

30岁前后这几年,无可避免地见证了许多亲朋好友的婚事。其中隐约可以留意到几个趋势:

例如亲友们得以目睹的,不只是结婚当日的典礼与宴席,而是从求婚开始就公开的一连串过程;甚至多亏了社群网站的普及,就算无缘参加婚礼,也可以透过各种影像纪录重温现场。

也例如婚礼宴席的“工程”越来越浩大,往往除了传统的仪式和程序以外,还增添了许多来自新人或亲友的活动、表演,与分享。

又例如虽然不见得人人都能够举行一场“世纪婚礼”,但似乎越来越多当事人愿意在婚礼仪式上,付出心思与金钱,只为了“留下一个美好回忆”。现正流行的海外婚纱和海外婚礼,就是典型例子。

台湾婚纱摄影变迁

台湾拍摄婚照的习惯约从1970年开始改变。在那之前,新人或是在婚礼当天前往照相馆拍照,或是聘请摄影师前往家中,而婚照的主题则多以全家福为主。80年代起,专门的婚纱店逐渐取代了传统照相馆,提供礼服、化妆造型与照相的合并服务,并且开启了在婚礼前择日拍照的风俗,“婚纱照”一词也从此开始普及(李玉瑛,2004曾韦祯,2013)。

再后来,婚纱业愈发成熟,“包套服务”成为主流,也就是从礼服、造型、摄影到各种杂物赠品一概囊括,并且依照照片和造型的数量提供不同的包套价格(李玉瑛 2004)。婚纱照成为绝大多数人婚礼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婚礼的额外产出演变成独立的商品,并往往被视为个人品味与梦想的投射。

于是除了礼服、造型以外,婚纱照的户外地点,也成了每一对新人“凸显自己”之处。除去常见的热门景点,新人们可能纳入只有自己才知道,或是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私房地点;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也成为另一种文化象征,和蜜月旅行结合的海外婚纱也成为新的趋势。

如果搜寻“海外婚纱”,就可以发现许多提供该服务的婚纱店或是婚照摄影师,地点则从东南亚、日本、澳洲到欧洲。有媒体开始提供海外婚纱“教战手则”,甚至国外媒体也发现了这样,对逐渐增加的婚照旅客们进行报导

在婚纱照中表演爱情

曾经,婚照的目的是为了记录婚礼仪式。在拍照并不普及的年代,照相也强化了婚礼的重要性。当与婚礼“脱钩”,婚纱照的目的与其说是纪念,更不如说是表演。以夸张而放大的情绪、设计过的亲腻、符合童话故事的角色互动(如男方高举女方)与特定挑选的地点,成就我们想像中的浪漫爱。

婚纱照的场景仿佛一个写好的剧本,以宣扬某种特定样板的爱情,以及我们对婚姻的高度崇拜,和对婚姻关系里固着的性别想像。在这个剧本里,个人爱情的真实样貌与需求从来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迈上婚姻的康庄大道。

在异性恋的婚纱照里,女方往往是主角。这点反映在女方的服装与造型通常较受重视(男方除了西服外,经常需要自备服装)以及可以获得较多独照机会上,同时女方也较常对婚纱照表现出比较高的兴趣与在意(或是被期待表现出较多的在意),女人的婚纱照更总被称为她们“最美的时刻”。

当婚纱照得以成为一个女人最美的表现,一方面说明了在这个社会里,女人的婚配往往被视为她们最光耀的时刻,“嫁人”是其最高的荣宠;另一方面,这似乎也矛盾地暗示着,女人在从单身到已婚这样一个跨界的过程中,势必无法抵挡自身价值的衰败。至少,在“美丽”这件事情上,已经无缘(也不需要)再竞争。

然而,如果婚姻承诺真的是爱情的证成与延续──如许多人声称的那般,那么婚纱应该只是一个起点,而非最高点;亲密关系里日复一日的互动、分工、纠葛与冲突,也才应该是爱情的样貌。爱情的图像又何须透过婚纱照来成全?

于是我们只能承认,在一成不变的换装、布景和亲吻之中,婚纱照所颂扬的,从来不是真的爱情,至少不是你我在日常生活里笨拙与伤心的爱情,而是淡化了个人独特性,只为强化婚姻的正当性的爱情。当我们越努力想要用照片里过度膨胀的快乐与幸福,来为自己的爱情代言,我们却反而可能越捕捉不到,亲密关系真正的样貌。

说穿了,我们可以在各种意想不到的地点拍照,出演的却是同样的剧情。当婚姻被视为爱情唯一的实践,婚纱照也就成了大同小异的谢幕礼而已。

求婚仪式的传奇化

这个塑造(却又远离)爱情、神化婚姻的工程并不仅止婚纱照。近年来,求婚仪式也越来越公开与繁琐。许多人选择邀请亲友一起见证,并全程录影,在求婚成功之后上网分享影片,媒体也酷爱各种在公开场合示爱求婚的故事。

与此同时,在好莱坞电影和婚礼产业的推波助澜下,婚礼日总被冠上“女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的称号与期待。于是从服装到场地,从邀请函到谢卡,宾客到节目,无处不费尽心思,若出了差错,更要被视为人生大憾。

这些传奇的求婚与繁琐的宴席,被标示为“爱的宣言”;当情人节的花招几乎已经用罄,一场华丽的婚礼仪式才是究极真爱的表现:爱她/他就是把她娶回家/嫁给他,让她/他当最美/最有面子的新娘/新郎。

只是在这样的公开之中,“被爱”的骄傲恐怕不是重点,更关键的是被认可为“值得结婚的对象”是一件值得炫耀之事(尤其对女性来说)。而盛大的婚礼则仿佛一场成果发表会,任父母家长宣告如何完成了自己的“责任”,让子女成功进入婚姻。

事实上,“公开求婚、婚纱照、盛大婚礼”可以说是婚礼仪式的铁三角,共同以爱情为名,宣扬女人们在一个崇尚“双人一世”婚家价值、笃信“婚姻是通往幸福的道路”的社会中,因为婚配而“被幸福”的光芒。尽管当代男女大喊单身无罪,但各种“世纪婚礼”、爱情范例与婚家展演仍然告诉你我,婚家毕竟是一切脱离苦难的源头,若为好男好女势必能有救赎。

我们不能说这一切与爱无关,毕竟浪漫爱在这个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爱情正当化了婚姻与婚仪,而婚仪又再次贩售了爱情。只是如同所有消费消费社会里的商品,我们买单的,只能是大量制造的罗曼史。

消费主义与婚仪的密谋

或许最有趣的是,在复制婚家神话的同时,也正是这些仪式创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机会。在当代社会,以消费建构爱情早已不是新闻,这也是建构起婚纱照文化与盛大婚礼的因素之一。人们透过购买某些服务与仪式,来具体化浪漫爱的剧本,所以婚纱照里充满华丽的手工礼服,与遥远的渡假胜地。

与此同时,我们也早以习惯以消费作为凸显个人特质的方法之一,透过商品与品牌的选择,来达成反叛的目标。于是在这些繁琐的婚礼仪式中,人们一方面重复同样的爱情与婚家宣言,另一面却又必须透过各种的品味消费,来强调自己的婚姻与爱情的突出──例如远赴他乡拍摄婚纱照片或举行婚礼,或是设计别出心裁的婚宴形式。

一切只盼好男好女若真得救赎,至少也是潇洒的。

对於单偶婚家的崇拜使得婚礼不死,而庞大的消费则催生了婚礼产业的蓬勃;婚礼产业透过鼓励消费一方面重新复制幸福婚姻美梦,一方面又塑造个人化的爱情样板。婚家神话、消费主义,与婚礼仪式之间的密切合谋,或许带着我们扮演爱情,却恐怕终究无法接近爱情。

(V太太,共笔部落格Queerology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