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艺电视,从1978起成为历史;但是佳视之后,两岸三地的媒体世界从此不能没有金庸。」

王洁莹

香港文化博物馆内的“金庸馆”。
香港文化博物馆内的“金庸馆”。摄:Imagine China

武侠小说大师金庸(查良镛)的逝世,带来全球华人集体的文化追忆。他笔下的武侠世界没有边界,风行两岸三地超过半世纪,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华文读者。“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成为绝唱。自从金庸逝世,相信不少朋友的社交媒体上已经充满铺天盖地的追忆文。

金庸的逝世也掀起政界和学界的一番讨论。这位《明报》的创办人,在主权移交的过渡期出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他提出的关于香港行政长官的“协调方案”为人诟病。更有不少人批评查良镛是被中共统战的保守派。

诚然,我们今天绝大多数看到的对金庸的评价,是“死者为大”——文学贡献掩盖了政治上的争议。笔者不才,在这两方面不敢高谈阔论。作为香港流行文化研究者,笔者本文,与其说是在讲金庸,不如说是在讲香港流行文化及媒体发展在某个特定时期和金庸的奇妙结合。

没有香港媒体的突破精神,也许就没有今日金庸作品在跨媒体领域的成就。

“沧海一声笑”

说来惭愧,笔者从来没有完整读过金庸的任何一部小说,说起金庸,笔者的脑海里只有古天乐饰演的杨过、李若彤的小龙女、吕颂贤的令狐冲、陈浩民的段誉。笔者记忆中的金庸还有粤语流行歌曲,是气势磅礡的电视主题曲。虽未赶上那个时代,但是“绝招/好武功”音乐一出,笔者还是感到热血沸腾。这些,都是金庸作品通过被改编和加入新元素而达成的“外溢”成果,成为影响了千千万万群众的文化符号。

1970年代,革命性地推出金庸作品改编电视剧的,不是我们熟悉的独霸天下的香港无线电视(TVB),而是昙花一现但卷起一阵风浪的佳艺电视(CTV)。

一本书,一次只能一个人读;一部电影,留在观众脑海的是一个半小时的光影;一部电视机能被众人享用,一出电视剧能夜夜陪伴你与我。虽然金庸武侠作品首次被改编是在电影界,但是如果没有电视改编,如果当时不是处于电视文化的崛起,金庸就不能成为全球华人的流行文化。1970年代,革命性地推出金庸作品改编电视剧、配合热血的“谁是大英雄”主题曲、造成万人空巷的,不是我们熟悉的独霸天下的香港无线电视(TVB),而是昙花一现但卷起一阵风浪的佳艺电视(CTV)。

要说佳视,就不得不让我们搭上时光机,重新回到那个遥远的1970年代。那些年,广播电台文化鼎盛,广播剧有声有色。电视这种新兴媒体,开始成为寻常百姓家的必备电器,1971年已经有超过六成的香港家庭拥有电视机。香港社会从收费电视进入免费电视的时代,也代表著电视时代的启航。

金庸作品通过被改编和加入新元素而达成的“外溢”成果,成为影响了千千万万群众的文化符号。

金庸作品通过被改编和加入新元素而达成的“外溢”成果,成为影响了千千万万群众的文化符号。摄:Imagine China

“纷纷世上潮”

香港电视业发展纪年

1956年,丽的映声(亚洲电视前身)开台,开启香港的电视时代; 1967年,无线电视广播公司(TVB)开台,成为香港第一个免费无线电视台; 1970年,无线电视的王牌综合娱乐节目《欢乐今宵》,推出彩色录影现场转播,将香港带入彩色电视的时代; 1973年,丽的映声正式更名为丽的电视,提供免费电视服务,由此启动了长达数十年的无线亚视之争。;1975年,佳视开台,将香港电视竞争和影视文化推向高峰,“五台山”上风起云涌(当时九龙塘广播道上云集了当时香港五大媒体:香港电台,无线电视台,丽的电视台,佳艺电视和商业电台) 。

1928年,“香港电台”成为英殖香港的第一个广播电台,使香港成为英联邦海外属地当中第二个拥有广播服务的地方;1949年,第一个商业广播电台“丽的呼声”出现,成立初期是为了转播英国广播电台(丽的的英文名称 Rediffusion, 就是 re + diffusion,转+播的意思);1956年,同属“丽的”集团的“丽的映声”电视台开台,这是一个要收取月租和器材费的有线电视台,开台迎来的订户只有1000户,不难想像多是有钱阶级。之后,1965年,当时的“广播发展工作小组”向政府提议开放广播电视的竞争,政府遂决定发出第一张无线电视广播牌照,而中标者则是TVB。

无线电视的“免费”——免租金和免有线器材费,成为超越“丽的映声”的先天优势。尽管当时的“丽的”在外购节目以外,已经开发了不同类型的本土制造节目,例如土炮制作的“女人世界”、赈灾晚会和大抽奖等——TVB甫开台依然给了丽的一个下马威。TVB抛出的重头戏是由新加坡华侨蔡和平从澳大利亚引进、经过TVB本土化的现场直播娱乐综合节目《欢乐今宵》,晚晚陪伴观众。进入彩色电视时代之后,TVB又迅速邀请从美国归港的钟景辉加盟,制作“翡翠剧场”,在夜晚黄金时间播出,成为电视连续剧的始祖。

“翡翠剧场”给观众带来了民初才子佳人的浪漫朦胧,也开启了电视主题曲的先河。每一首电视主题曲都为流行音乐界注入新的动力,是传统广东小曲和西乐配器结合的新尝试。

1970年代可谓是香港电视文化高速发展的年代。1973年,为了进一步在香港广播电视领域引进竞争,政府决定发放第二和第三个无线免费电视牌照,这个时候,佳视出场了:中标者是原本已经以收费有线运作的丽的映声(中英文频道),以及佳艺电视(中文频道)。佳视于1975年正式开台,其主要股东是“商业电台”(商台),台徽设计暗合古代中国的传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要在本来已经硝烟四起的香港电视广播界立足,并非易事。一山不能藏二虎,而佳视作为第三只老虎,处境的艰难可想而知,特别是TVB在开台不到十年之间已经压倒性地成为电视界的霸主,这时候佳视的加入怎么看都是一个自杀行为。更要命的是,当时佳视取得免费电视牌照的条件之一是在夜间黄金时段播放教学节目,并且在该段时间不能有广告。此举令佳视收视置于先天严重不足的劣势。

“谁负谁胜天知晓”

为挽救收视,佳视著手重点投资在电视剧的拍摄,而在这个危急关头,一个作为香港电影代表的种类成为了佳视的一线曙光——武侠片。曾在丽的工作但未获青睐的导演萧笙,在佳视拿出了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而此时的佳视也可谓险中求胜,在《射雕英雄传》身上下重注。拍摄队伍远赴韩国拍摄第一场的雪地打斗场景,拍摄和制作时间是其他类型电视节目的24倍。剧组在电视台甚至给该剧的男主角白彪(饰演郭靖)配备宿舍,日夜赶工,精益求精。

佳视《射雕英雄传》宣传海报。

佳视《射雕英雄传》宣传海报。网上图片

佳视的投入获得了丰厚的收视回报,《射雕》成为了全城热话。1976年4月12日,《射雕英雄传》在晚间6点55分推出,每周播出5集。根据长辈们的回忆,几乎每个人都突然变得很乖,要赶回家吃饭,为了追看“射雕”,原本熙攘的街道都变得冷清。如果你走在当时的香港公共屋邨,每天晚上,6:55, 华灯初上,不差一分一秒,从四面八方就会传来此起彼伏的“绝招/好武功/十八掌一出力气可降龙/大显威风/男儿到此是不是英雄/谁是大英雄”-——这是电视剧主题曲《谁是大英雄》最脍炙人口的歌词。

这首由一代鬼才黄霑(当时用笔名刘杰)作曲填词的主题曲,也奠定了后来风靡亚洲的粤语流行歌的雏形——粤语口语入词、粤语声韵和旋律咬合、接近中国五声音阶却又有所变化的旋律;中西乐器以西乐配乐方式演绎来配合气氛、歌手以自然声线而不是粤剧声线演唱。其中少不了的,也是黄霑擅长的、歌词中毫不吝惜地散发的“英雄气概”。这样的歌曲演绎方式成为了往后武侠电视剧主题曲的典范,而后从武侠电视剧产生的无数脍炙人口的歌曲,成为全球华人文化圈的文化瑰宝。

那是一个今时今日难以想像的电视盛世。报纸的连载是金庸武侠世界的“登台”,而佳视开创的武侠电视剧则让金庸笔下的英雄美人三教九流通通“入屋”,每晚陪伴四百万香港人。

无论如何,1976年的佳视《射雕英雄传》创造了奇迹,成为香港电视史上第一部武侠电视剧,也为佳视在残酷的收视大战中扳回一城。对于许多上一代的香港人来说,郭靖就是白彪,黄蓉就是米雪。辛苦工作一天的打工仔下班之后不是到兰桂坊饮酒作乐,也不是忙于打电脑游戏,而是赶回家一边和家人享用晚餐,一边在《谁是大英雄》的热血乐韵中进入那个奇情浪漫侠义柔肠的武侠世界—— 一个仿佛没有时代,只有英雄和人性的世界。

那是一个今时今日难以想像的电视盛世。报纸的连载是金庸武侠世界的“登台”,而佳视开创的武侠电视剧则让金庸笔下的英雄美人三教九流通通“入屋”,每晚陪伴四百万香港人。

佳视武侠电视剧的成功的确对电视霸主TVB造成莫大的冲击,促使TVB这个影视界大佬也调兵遣将开始武侠电视剧拍摄。不久,TVB更使出了杀手锏绝招:一举买下了所有金庸武侠小说的版权,在改编金庸作品的领域上完全断了对手的后路。

“浮尘随浪只记今朝”

必须要看到的是,TVB作为电视连续剧的启航者,其主攻民国爱情小品的“翡翠剧场”对香港电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著奠定性的作用。受到美国家族情仇通俗小说的启发,1976年,TVB开创另一新剧种——家庭斗争时装剧,和佳视一样,TVB花费巨大成本拍摄这种新剧,其中《狂潮》是代表。这部由周润发、缪骞人、狄波拉等明星主演的长篇连续剧,从故事情节、拍摄质量和制作规模来说可谓是上乘之作,实际上也获得观众的掌声。本来,如果没有佳视的《射雕》,TVB应该就带领香港电视文化毫无障碍地进入时装剧独领风骚的时代。

然而,在取得空前的成功之后,佳视乘胜追击,在1976年推出《神雕侠侣》。乘著白彪和米雪两位《射雕》主角的偶像气势,佳视在《神雕》继续让他们饰演郭靖黄蓉,而“过仔”和“龙女姐”则是罗乐林和李通明。《射雕》的横空出世让当时全身心投入制作《狂潮》的TVB有点措手不及。面对佳视的挑战,经验老到的邵逸夫也嗅出了武侠电视剧的巨大潜力,便即时调整结构,将几乎所有主力制作人员调配到拍摄武侠电视剧的部门。

TVB的这个调兵遣将绝对不是“东施效颦”。说到武侠片,邵逸夫不是门外汉,其一手创立的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巨大成就之一,就是开创武侠电影的新领域——由刘家良操刀的南派硬桥硬马武打片,以及由张彻、胡金铨主导的讲求意境和“雄性力量美学”的北派武侠片。1967年张彻导演的《独臂刀》可谓北派武侠片的代表作。只是,邵氏向来擅长拍摄国语片,而在1970年代国语片的统领地位接连受到挑战,邵逸夫才逐渐将重点投放到新兴的电视行业。

如果说,史上第一次的金庸武侠小说改编——1958年峨眉电影公司的《射雕英雄传》和《碧血剑》—— 只是战后香港粤语片风潮的一朵小浪花,那么1976年佳视的《射雕英雄传》就是将这个大众文化里的粤语武打电影搬到业已落户千家万户的“公仔箱”——普及的电视文化。佳视武侠电视剧显露了电视文化对电影的双重威胁:小小的“公仔箱”将观众从付费的电影院带回家享受“日日陪著你”的免费电视;“公仔箱”里面讲粤语的武侠似乎比大银幕上云里雾里的讲著国语的“雄性美学”更平易近人。

本来,如果没有佳视的《射雕》,TVB应该就带领香港电视文化毫无障碍地进入时装剧独领风骚的时代。

就在佳视推出《神雕侠侣》之后的1977年,TVB已经准备就绪,用改编自金庸的《书剑恩仇录》迎战,由一度因为粤语片低迷而失业的粤语片导演王天林操刀,展现的不是邵氏的北派美学,而是观众熟悉的粤语片风格的电视剧。相比起穷小子佳视只能继续动用新人白彪和米雪,在TVB《书》一剧登台的是最当红的一线花旦小生:郑少秋、汪明荃、余安安。

除了狂扫金庸武侠小说版权的这个杀手锏,后来的TVB更在佳视倒闭的1978年之后,将开创电视历史先河的1976年《射雕英雄传》和1977年《神雕侠侣》购入,并将其封存。除了在几年前曾经在深夜重播佳视77年版本《神雕》,史上第一部《射雕》却一直未有重见天日。1978年,TVB在《书剑恩仇录》之后,随即推出《倚天屠龙记》,并再次由一线明星包括郑少秋、汪明荃、赵雅芝担纲;1983年,刘德华和陈玉莲主演的《神雕侠侣》让TVB版本的杨过和小龙女从此成为经典;而同样是1983年的《射雕英雄传》则让黄日华翁美玲从此成为郭靖和黄蓉的代名词。

TVB无疑成为了两岸三地改编金庸武侠片的大本营,而之后不同电视台的改编版本也只能望其项背。

TVB制作的金庸电视剧,无疑成为了两岸三地改编金庸武侠片的大本营,之后不同电视台的改编版本也只能望其项背。

TVB制作的金庸电视剧,无疑成为了两岸三地改编金庸武侠片的大本营,之后不同电视台的改编版本也只能望其项背。摄:Imagine China

“豪情还剩一襟晚照”

回到1976年,因著《射雕》一鸣惊人的佳视,在当时电视界却依然只是“三弟”。面对TVB迅速的反应,以及之后使出的垄断金庸作品版权的绝招,佳视显然毫无招架之力,只好将目光投向其他武侠小说家,例如古龙。1978年佳视播出《流星·蝴蝶·剑》,由楚原导演,罗乐林担纲主角,虽是又一佳作,但是收视的优势已经一去不复返,而《射雕》带来的灿烂就如同烟花一般,稍瞬即逝。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佳视继续努力革新,例如招揽台湾的电视制作人员,但是当时台湾人的口味对于香港来说却是水土不服。1978年,佳视高薪挖走了原本在TVB的猛将周梁淑仪,以及TVB幕前幕后大量的制作团队,开展“七月佳视”的电视战。然而,如果说《射雕》是佳视的孤注一掷并绝处逢生,此时的“七月”攻势却是压倒电视台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花费了巨额广告宣传费之后,佳视的收视并不如预期。

TVB无疑成为了两岸三地改编金庸武侠片的大本营,而之后不同电视台的改编版本也只能望其项背。

1978年8月22日早上,佳视突然宣布因为财政困难而停止运作,没有任何预先通告。9月7-10日,受影响的几百名电视台人员到港督府抗议,并聚集在维多利亚公园。可惜,高等法院在10月宣布佳视破产,为这个只生存了短短三年,却创造了香港电视史奇迹的电视台划上了最后的句号。

不能否认的是,如果没有金庸在明报连载武侠小说已经建立起的知名度,1976年电视媒介对其的首次改编就难以达成如此强大的效果;如果香港不是处于电视开始普及、人人要电视捞饭(编注:用电视下饭)的时代,效果也绝不会如此震撼;如果没有TVB霸气地垄断改编版权,也许金庸的成就只能囿于通俗小说报纸连载,更不会成为影响千万华人的文化现象。

但是,如果没有当年佳视的孤注一掷,金庸未必能那么疾速地走入大众生活。佳艺电视,这个将金庸小说从文字世界带入平常百姓家的电视台,从1978起已成为历史;但是佳视之后,两岸三地的媒体世界从此不能没有金庸。

(王洁莹,香港学者,主要研究香港流行文化发展,身份政治,社会参与和政治传播等领域)

注:香港填词鬼才黄霑在其博士论文引用“笑傲江湖”主题曲作为各个段落副题。笔者在这里斗胆借用这个技巧,向那个且远又近的武侠电视剧时代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