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选数据带来了什么启示?民主派计划如何抢攻功能界别?」

特约撰稿人 谢梓枫 发自香港

图:Tseng Lee

【编者按】香港政局风起云涌,反修例运动掀起巨大能量,民主派人士试图从议会、街头、海外游说和日常经济生活中谋取变革。议会层面,去年区议会选举变天,民主派斩获八成半议席,如无意外,立法会选举将于今年9月6日举行,民主派响起争取过半议席之声,希望主导议会,掌握重要议案否决权,甚至在关键时刻瘫痪政府财政。另一边,港澳办、中联办近来连番发声,开始直接批判议员行为,诠释《基本法》条文,视民主派竞选议席的行为是“夺取管治权”。硝烟四起,局势未明,到底运动所累积的政治力量和惹来的高压政策,会如何在议会一战中博弈和碰撞?中国力量会如何影响舆论和选战?又会与台湾政局产生怎样的激荡?端传媒今日起陆续推出“2020 香港立法会选举”系列报道,以数据、访谈分析局势,盘点脉络。

自去年反修例运动开始,香港政局风起云涌,民主派乘势在区选大胜,斩获八成半议席后,欲再下一城抢攻在9月举行的立法会选举,打出历届最具野心的“35+”目标,争取过半数议席。在立法会制度里,若过半数议员反对,可以否决政府议案,包括财政预算案,占中发起人戴耀廷形容,此举是“大杀伤力宪制武器”,如何运用仍有待商讨。

街头示威因应疫情逐渐沉寂,民间反对阵营对于民主派议席过半的诉求却日益清晰。3月,民间记者会公布网上问卷调查结果,在逾2.5万个回复中,逾9成赞成“抗争阵营”应协调出选、参与功能界别选举;另有6成人更同意“抗争阵营议员需以‘揽炒’为目标,否决所有议案,瘫痪政府运作”。部分泛民政党已开出条件,如公民党表示,政府必须回应及落实反修例运动“五大诉求”,否则将反对所有政府法案,包括财政预算案。

另一方面,建制人士批评,民主派过半有可能导致立法会解散或行政长官辞职,制造“宪政危机”;新上任的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在2月,呼吁建制派团结应对严峻选情,又指反对派想取得立法会过半数议席,等同“夺取管治权”,强调是不可能的事。自4月开始,中央与港府紧接而来的连番举动令政局更见动荡:港澳办、中联办接连批评公民党郭荣铿主持立法会内会主席选举的表现,4.18大搜捕15名民主派人士,港府三发新闻稿解释中联办是否受《基本法》22条管辖,港府5名政策局长被免职及平调,主理中港事务的政制及内地事务局长首次由曾任纪律部队首长的曾国卫担任,曾明言其重点工作包括立法会选举。

连串事件为立法会选举埋下不确定因素,但选民登记的前哨战却已展开。在去年区选创下选民人数、投票率新高的情况下,哪些选民还有动员空间?端传媒审视选举数据,分析各年龄层选民,有多少尚未登记、多少尚未投票;年轻及年长选民,将如何影响立法会选举;在民主派锐意“抢滩”的功能界别,又有多少政治动员空间。

在立法会,“过半数”与“三分之一”议席代表什么?

立法会是香港的立法机关,选举分为地区直选及功能界别两大板块,前者由全港选民一人一票选出,后者主要由不同行业的合资格个人或团体投票产出。回归后,首届选举在1998年举行,地区直选及功能界别各占30席;自2012年该届起,各增加5席,议席总数至70席。

民主派高举的“35+”目标,到底在制度下有何作用?

香港实行“行政主导”,议员提出私人法案,须获行政长官书面同意;现时呈交立法会审议的法案主要由政府草拟,再经出席议员投票表决,过半数即获通过。在全体议员出席及立法会主席不投票的情况下,法案需35票便获通过,未来迫在眉睫的其中一个争议性法案正是《国歌法》。若民主派成功于议会过半,而所有议员均反对政府法案,意味着民主派能独力否决政府法案。

香港立法会议席中,过半、过1/3代表了什么?

香港立法会议席中,过半、过1/3代表了什么?图:端传媒设计部

反观过去六届选举,民主派在地区直选的得票及议席略多于建制派,但建制派在功能界别有压倒性优势,故一直掌握过半议席,主导议会;在其支持下,政府法案一般都会获得通过。过往具争议性法案,如:2014年的新界东北发展计划、2019年的《逃犯条例》修订草案等,为议会少数派的民主派只能透过“拉布”拖延表决,向政府施压。

若要反对政府法案,便需要建制派议员“倒戈”。2003年,港府动议为《基本法》23条立法,触发50万人于七一上街。时任自由党主席田北俊反对政府仓促立法,令政府在没有足够票数支持下撤回草案。

至于涉及更改行政长官产生办法及立法会产生办法的政制改革议案,《基本法》附件订明,须要三分之二多数议员支持才能通过。历届民主派也能保着三分之一议席,在政制改革上能发挥“关键少数”的角色,左右议案。港府先后三次提出政改,在2005年及经历占领运动的2015年后的方案,皆被否决;至于2010年的方案,因获民主党支持,议案获得通过,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由800人增至1200人,立法会议席增加10席。

区选启示:年轻选民助攻民主派、建制未再现长者铁票优势

民主派在去年11月的区选大胜,彻底颠覆区议会的势力平衡。同年录得逾413万名选民,选民登记率破86%,投票率达71.2%,皆是历年最高。舆论普遍认为,反修例运动刺激投票意欲,带来“民意海啸”,是民主派大胜的关键。

另一个主流意见认为,年轻人积极投票是区选变天的主因。在上届2015年区选,年轻人投票率比中年及老年人低。去年区选的数据显示,18岁至30岁选民的投票率达7成以上,较上一届增幅强劲。反之,71岁或以上选民投票率只有6成,明显低于平均值,有约23万名选民未有投票。

坊间认为,年轻人倾向支持民主派,老年人则倾向支持建制派,后者更有“长者铁票”之说法。在去年区选,两端选民如何影响选举结果,值得仔细分析。端传媒将各选区投票率,按民主派胜出的388个选区与建制派胜出的59个选区分拆比较,发现民主派选区的年轻人投票率的确显著超过建制派选区,同时,建制派选区却没有明显的长者优势。

分析2019年区选: 民主、建制选区的投票率比较。

分析2019年区选: 民主、建制选区的投票率比较。图:端传媒设计部

上图显示,民主派选区的各年龄层投票率皆高于建制派选区,差距在年轻选民组别最为明显。以18至30岁选民为例,民主派选区投票率达73.2%,建制派选区只有70.1%;将18岁至20岁选民抽出来分析,民主派选区的投票率达75.2%,建制派选区则只有69.2%。

年轻人积极投票是民主派大胜关键的说法还可有另一数字佐证。去年区选,全港有13个选区的个别年龄层投票率达100%,代表该年龄层的所有登记选民都有出门投票。其中,黄大仙的东头及油尖旺的富柏等6个选区,18至20岁选民“全勤”投票,投票率达到100%,这些选区全数由民主派代表胜出。

端传媒对比建制、民主两阵营选区的人口分布,年轻选民比例相若;故数字反映年轻选民积极投票,为民主派大胜创造有利条件。

坊间对香港选举的另一印象,在于建制派拥有“长者铁票”优势。香港调查新闻机构《传真社》曾分析2018年立法会九龙西补选数据,计算61岁或以上长者票数占总票数比例,发现在长者票占总票数比例越高的票站,建制派的郑泳舜得票明显较多。

端传媒采用《传真社》的分析方法,发现建制派的长者票优势在去年区选中并不算明显。在建制派选区,71岁以上的长者票占比平均14.3%,较民主派选区的11.5%略高。惟在61至70岁群组,两派选区的差别并不显著。

若对比年长选民投票率,民主派选区即使在61岁或以上的选民投票率亦有轻微优势。若比较71岁或以上选民投票率,民主派选区为60.4%,建制派选区为61%,两派选区亦相差不远。

除了年轻选民“全勤”投票,有两个选区的年长选民亦录得100%投票率,在港岛的维园及元朗的盛欣,“66岁至70岁”选民投票率为100%,两区皆由民主派胜出。可见在去年区选,建制派并没有明显的长者票优势。这或许反映,即使在较年长的选民中,有不少亦选择在去年区议会选举中支持民主派。

去年区选投票日,有票站职员尝试安排长者优先投票惹争议。选举管理委员会早前建议修改指引,容许票站主任在立法会选举日安排70岁以上长者等优先投票,但就被质疑有关建议对建制派有利。因香港逐渐老龄化,71岁以上选民占全港选民人口达13.9%,为各年龄层之首。有关建议尚待公众咨询结果,最终会否落实,会否有利于更多长者投票,又会否影响选举结果,仍有待观察。

年轻、年老两端选民最具开发空间

立法会选战未正式开打,选民登记前哨战已经展开,两派阵营近日积极鼓励选民登记。今届申请更改选民登记资料已于4月2日截止,新登记选民的期限则定于5月2日。在9月选举之前,不同票源还有多少可开发的空间?

法例规定,年满18岁、通常居港的永久性居民方可登记为选民。端传媒翻查去年各年龄层的选民登记数据,发现26岁至70岁的登记率均达8成半或以上,但其他年龄的选民登记率明显低于全港整体值86.2%:18至20岁为66%,有逾5.6万人未登记;21至25岁为79.1%,逾7.2万人未登记;71岁以上则为76.3%,接近17.8万人未登记。

换言之,在年轻及年长两端分别有近13万及18万合资格者尚未登记为选民,可开发的空间最大。

在全港整体合资格人士,有24.8%属已登记但未投票;71岁以上有30.2%无投票,为各年龄层中最多,18至20岁则最少,只有16.8%;其余年龄层则与整理相若,在两成左右。这批在上届区选未有投票的选民,仍是可开发的票源,但可能要视乎怎样引起他们的投票意欲。

分析2019年区选: 年轻、年长两端票源,仍有开发空间。

分析2019年区选: 年轻、年长两端票源,仍有开发空间。图:端传媒设计部

另外,去年413万名选民中,有逾39万为新登记选民,占9.5%。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民主胜出的388个选区,新登记选民平均比例为9.3%,与整体值相约;而在建制派胜出的59个选区,新登记选民平均比例为11.1%,高于整体值。数据未有显示有多少新登记选民确实前往投票,但反映建制获胜选区的选民登记活动较为活跃。

然而,立法会地区直选采用“比例代表制”,按照每一参选组别所得选票占总票数的百分比来分配议席。在选民投票意向之外,立法会地区直选比“单议席单票制”的区议会选举更受政党协调及选民配票影响。

2016年立法会选举,民主派取得19席,在九龙东及新界西的得票数都多于建制派,惟因为多个立场相近的名单互相分薄选票,部份名单所得的票数不足以取得席位,最终在九龙东5席得2席,新界西9席得4席,所得议席反而少于建制派。

由民主派人士组成的“立会过半”早前表示,目标是在地区直选五大选区争取“66443”,一共23个议席,即新界东、西各占6席,九龙西及港岛区分别争取4席,九龙东3席。今届民主派能否于九龙东及新界西争取更多议席,成为地区直选关键之一。

将去年区选选区按立法会选区划分,可发现九龙东及新界西的年轻选民比其余三区更加踊跃投票,投票率分别达74.1%及73.3%,超过全港平均值。在属于九龙东的黄大仙,18至20岁选民投票率达80.4%,民主派全取该区区议会25席。

年轻选民积极投票,或为民主派在这两区的选情带来优势。

功能组别:民主派抢攻个人票、专业界别

为实现议会过半,民主派计划于功能界别选举抢滩,抢攻多个长期由建制派占据的议席。

立法会功能界别设有35席,5席来自“超级区议会”,区议员才有资格出选,再由全港选民投票,民主派过去皆取得3席。其余30席,分布于28个传统功能界别,代表香港不同行业,除劳工界有3席以外,其余每个界别只有1席。按历届结果,民主派阵营可在法律、会计、教育、科技、卫生服务及社会福利界中,稳占6席。去年区选大胜,由区议员互选产生的区议会(一)的席位,将首次成为民主派囊中物。

换言之,民主派在今届功能界别选举,估计已取得10席。假设民主派今届成功于地区直选取得23个议席,比上一届还多4席,要取得36席,至少还需要在功能界别多取3个议席。

28个传统功能界别的选票构成较为繁复,可分为个人票、团体票,以及两者混合。合资格人士只可以选择在“超级区议会”,或传统功能界别中二选其一,成为拥个人票的选民。

团体票的登记门槛相对较高,多为业界注册的机构或公司,例如在只有团体票的金融界,只有银行、有限制牌照公司及接受存款公司能登记成为选民,在2019年只有120个选民。

长期以来,由团体票选出的议席多向建制派靠拢,部分界别甚至缺乏竞争,议员自动当选。基于选民构成的先天因素,民主派在机构层面的动员能力较低,难以撼动建制派。因此,民主派目光将投放至由个人票及混合选票构成的界别。观乎过去选举结果,个人票及混合票构成的界别有一定的动员空间,9月的立法会选举,这些界别势成关键。

香港立法会功能组别议席分布: 民主派在哪个界别有望抢滩?

香港立法会功能组别议席分布: 民主派在哪个界别有望抢滩?图:端传媒设计部

民主派过往稳占由个人构成的专业界别,现届6名议员更组成组织“专业议政”。同样由专业人士个人票构成的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简称:建测规园界)及工程界,民主派过去一直有派人出选,属今届抢滩的重点议席。

以建测规园界为例,在2016年立法会选举,民主派凭姚松炎首次在此界别夺得议席,有指当时建制阵营有两名代表出选致分薄票源,但后来姚因宣誓风波被取消议员资格。2018年补选中,民主派司马文出选,败给唯一对手建制派谢伟铨。两次选举中,民主派的得票率分别为43.4%及44.5%,与2012年民主派代表吴永辉只有30.9%相比,有大幅进帐。

能否在今届选举再下一城,要视乎选民组成及取向。

传言有意代表民主派参选的建筑师关兆伦曾在访问估计,不少合资格的业界人士并没登记做选民,可能是因为“业界很蓝”及“多届选举积累的无力感”,他亦一度将自己的选民身份,由建测规园界转往超级区议会。

端传媒向选举事务处查询,各功能界别的估计合资格登记为选民的数字,处方回复称没有相关资料。截至2019年,建测规园界的选民人数为8026人,注册建筑师、测量师、规划师及园境师,或相关专业学会成员可以登记为选民,端传媒翻查此界别内各学会2018/19年年报及注册资料,推算合资格登记成为选民的人数约为11500人,估算登记率约69.8%,选民基础仍有开发空间。

民主派另一抢滩目标,是现时属自由党的饮食界及批发及零售界议席,两者采用个人票与团体票的混合票制。

饮食界现任议员张宇人自2000年起已连续5届当选,上届面对民主派挑战者伍永德,张宇人的得票率高达79%,但投票率低,只有55.7%,在各功能界别排尾二。

来自4个商会代表及食物业牌照持有人可登记为选民,去年后者的数字已逾2.8万个,但已登记者只有4408个,推算登记率处于不足两成的低水平。有意代表公民党出选饮食界的林瑞华近日积极协助中小型食肆登记做选民,在反修例运动催生的“黄色经济圈”效应下,饮食界会否变天,将是重要看点。

在批发及零售界,上届民主派区诺轩参选挑战自由党现任议员邵家辉失败,惟此界别投票率只有52.3%,在各界别中最低,近半选民无表态。今次选民会否踊跃投票,甚至导致翻盘,亦受关注。

综合报导,民主派还有可能会挑战同为混合性质的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体演文出界)、进出口界、及由团体票构成的旅游界。

风谲云诡的政局下,选举有何意义?

争取议会过半之声甚响,惟民主派内部对于其实际效果仍有争议,两大主流意见分别著重落实民间“五大诉求”,及否决所有政府议案,彻底瘫痪施政,进行“揽炒”。戴耀廷曾形容,民主派过半是“大杀伤力宪制武器”,具体运用方法仍有待讨论。然而,香港众志秘书长黄之锋早前于《明报》撰文,指出民主派若实现议会过半,“中共必然会以摧枯拉朽之势进行反扑”,民主派须及早思考中央政府取缔议会的可能性,不应对议会能正常运作过份乐观。

近日香港政局因一连串事件风起云涌,坊间忧虑,若政府再次取消民主派议员资格,反对阵营属意的候选人无法入闸,则立法会选举再无意义。对此,立法会议员朱凯廸在社交媒体撰文,指出“所有体制内的变数都要穷尽”,选民登记及协调参选应继续进行,民主派亦应继续以“35+”及否决财政预算案为目标,进一步向政府施压。

民主派争取首次议会过半,是可能还是不可能,又会如何改变香港政治发展的轨迹,仍待9月立法会选举。

注:端传媒依据有意参选者及当选议员所属的政治组织等资料,判定民主派或建制派阵营,包括但不限于其所申报的政治联系。“其他”是指未被归入建制、民主派别的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