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撰写的起因是前一阵子时间八佰所引发的争议或者说莫名其妙的来自于民族主义的攻讦,也让笔者想起之前关于新时代爱国所做的一些讨论。汹涌的“爱国”热情来自于下,来自于舆论场中无数无名者的热衷,这种热情寻找能够帮助他们发泄的场域,而这种力量是仅仅在乎敌我之分,既制造敌人也制造友军。这使得政治领域非政治化的同时,非政治领域却急速政治化,所有人都不能逃脱,所有行为都要接受超越时空的政治审查,而后者不仅来自于模糊的红线,更来自于群众心中变化的红线。

八佰与战狼2:不同的起点,不同的结局

八佰与战狼2是两部都深陷于政治争论、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争端的作品,因而某些评论将二者并列作为艺术之外的考量而评价艺术的案例,但某种程度上二者确存在完全不同的因果,相较于保持了更加纯粹导演或者艺术家角色的管虎,电影所引发的巨大争议某种程度上是坚定且对外表演自己这一认同的吴京所期许甚至推动的。

即使是被民族主义者或者粉红盯上,电影之外,八佰在意识形态上的争议也仅仅是导演的一条微博,拜访了孙元良的后人,知名演员秦汉,措辞虽然不为激进民族主义者们所接受,但与新华社等喉舌对于孙元良讣告为代表的官方评价相一致,并未进行更多渲染,无论是基于对于中国共产党官媒与历史评价的尊重,还是死者为大的历史传统的遵循,导演本人都没有在作品之外进行更多站队、渲染与政治化作品。除此之外,在严苛的眼镜,也没有发现更多的争议点,也是一种对于导演行为的佐证。

而战狼2则显然不同,吴京的表演不仅仅在作品之内,更在电影之外。荧幕外,吴京进行了大量表演以进行宣发,而这些表演显然是主动将电影政治化,将作品卷入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相关的争议中的,挑动民族主义情绪既是电影中的主题,也是电影外的主旨,这在他电影外的diy护照以及强调美国可以有超级英雄,中国就也要有这样的可笑逻辑中所体现,仿佛西方就是他心中真正的白月光,模仿西方就是必经之路。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战狼2的政治化是主创主动的结果,而努力避免政治化的八佰则被迫政治化,这是一个时代的变迁,曾几何时,面对大声疾呼的激进民族主义,还有足够多的人站出来抵制,卷入政治浪潮的更多还是那些弄潮儿,而今天,一部作品已经会因为不够符合民族主义的预期而被迫卷入政治的浪潮中,遭受无妄之灾。


无妄之灾:正确的不正确

这是一个常识被颠覆的时代,曾经我们所坚信的似乎都烟消云散了。一如政治进步主义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反对歧视的政治正确成为被质疑的对象,似乎好莱坞只有白人男性才是某些人所期许的,而他们在另一些情境中,又会大声哭号反对歧视,反对他们心中的冒犯,一边污名化着非洲裔美国人,穆斯林等群体,一边反对他人评价中国政治的权利。

电影作为一种文本,其被解读可以是多角度的,无论是从纯粹艺术的角度还是一种更加基于社会情景的角度,毕竟我们知道作者也并非是纯粹艺术的,正如同推理小说有本格派和社会派之分。但是包括我在内,很多人所不能接受的一点就是电影没有创作的权利,历史只剩下立场,历史不容许言说,只有重复某些正确的研究

以察网为代表的民族主义者对于电影的一个主要攻击点就是偏离历史。但正如有评论指出的,电影中的很多改编是基于历史中的现实的艺术化表达,以增强戏剧化色彩。以血肉为炸弹不是一个个而是一个,升旗没有那么惨烈但是日后在孤军营的抗争中升旗是重要的一部分,而撤离中的惨烈也隐喻着日后的伤亡过半,某种程度上对于所谓历史事实的改编不过是对于某些真实发生的历史事实的改头换面或者夸大而已,在笔者看到的同学对于这部电影的指责中,有趣的批评是认为仅仅人名符合历史,其他皆为虚构,强调既然是历史影片就应当总体上遵循历史或者批评电影忽视了人民群众的英雄主义历史观。

对于影片的批评中弥漫着一种对于历史真实的狂热,但是却少见一种常见的基于大量历史阅读而有的温情和敬意,历史与史观都仿佛只是斗争的工具,而不是出发点本身。关于历史的叙事自近代以来就明确的分为多种,来自于官方的权力话语,钦定的声音与历史教育,关注那些帝王将相,王朝鼎革,年鉴派位代表的近代历史学科的兴起,所建立的学术话语,追寻历史的真实与更多的面向,以及来自民间的声音,中国有着悠久的民间著史、说书乃至讲故事的传统,太史公无韵之离骚,密室中的耳语即使与所谓真实不同,上古时代的传说,先亲中与竹书不同的记载,影响了史家之绝唱么?三国演义三分真实七分虚假也是历史小说的经典,用批评八佰的人的观点,三国演义无非就是玄幻嘛,除了人名都对不上的垃圾。更不用说,那些中国传统市井生活中的公案书、袍带书,包公能够白天审案晚上绝阴司断鬼狱么?共和国历史上的经典文艺作品,那个不需要艺术加工创造?从红岩到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马前卒们为什么不去看一看真实的华北敌后抗战历史中这些战法的有限之处?从雍正王朝到亮剑、走向共和,红小将们是不是要先把这些或得到政府主观意识形态和文艺部门高度认可的,或在民间口碑甚高的作品先批倒批臭,毕竟真实的历史中雍正覆灭八王党如秋风扫落叶,挺进的山崎大队也从八路军精锐的包围下全身而退,日本人更没有在华北部署特种部队,八佰是玄幻,亮剑是神话么。更不用说一系列献礼剧,死了进不了八宝山都没几句台词的影片们,怎么不见有忽视人民群众的批评?

艺术创作不是历史研究,历史研究尚存在争鸣,艺术创作在很多人心中却需要按照某个人某个学者的观点,某几段史料的去创作。历史成为难以置喙的地方,魔改历史向来是民间说书人的权利,是民间的讲故事人的生活方式,而今天,历史之外,岂容故事?

而他们真的懂历史么?钱先生说历史阅读会带来一种温情和敬意。笔者的感受则是,越去阅读历史,越感受的情景的复杂,个体的无力,更可能去理解历史中的行动者,而不是咒骂。

当历史成为攻击的工具,成为暴力的依托无疑是可悲的,曾经基于历史的文化民族主义,去掉了文化的温情敬意,只剩下民族主义的暴力的党同伐异。

爱国的竞赛:谁在制造红线

笔者在前文中曾经指出,在当下的情境中,爱国是一场单向度的锦标赛,谁更表现出爱国,谁更安全,而谁能获得更多的认可,不是像文革中基于权力秩序,而是基于激进程度。

中国的言说者已经在带着镣铐跳舞,堪称无时无刻不面对着权力的审查,电影尤其如此,但是在今天,我们甚至看到,中宣部中纪委都快成为代表文明包容和进步的力量了,不禁感到荒诞。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察网那样体制内即使不是无足轻重,也是十分边缘的媒体声量巨大,俨然代表官方,成为很多人的依据,而像某些权力部门的机关报,对于八佰的支持则在舆论场中无足轻重,类似的还有关于孙元良的定性问题上,团团转发打败了新华社通稿,重要的不是权威与否或者在权力秩序中的次序,而是是否激进的符合受众心意。

进一步的是,成为被审视对象的是一部本应在安全不过的作品。从形式上,因为题材敏感,久经审查,从内容和立意层面,展现的四行抗战是抗战中蜚声海外的经典一役,从展现的人物层面,最高层级的国军将领无非就是着墨刻意偏少的谢晋元,而谢是典型的国共都认可的将领,从立意上,对于国民党高层的批评立场再明显不过,与官方喉舌的发声显然一致。从整体的叙事逻辑上面,通过一场具体层面的四行银行的抗战,带来四行内部士兵的转变和外部民众从麻木到觉醒的转变,来隐喻抗日战争在民族国家建构中的作用,既符合历史逻辑也符合主流叙事。

而当前这样小心翼翼的作品也被苛责,审查的红线已经不是日渐缩紧的审查机构的紧箍咒,而是无处不在的来自于民间的力量,这不禁让人回想到几十年前,旨在迎合上意的海瑞罢官的遭遇,张春桥等人的批判不是来自于中央的喉舌,而是地方边缘的官方媒体。民情的黄河依然汹涌,决堤之时谁人可以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