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香港的年度經濟增長愈來愈低已是不爭的事實,1970-80年代的雙位數字增長率已一去不返,自從2011年至今更未曾高於5% (圖1)。

即使如此,3-4%的增長率已令很多城市羨慕,有增長已經很不錯!然而,關鍵是這些增長的動力來自甚麼動力?正如經濟學諾獎得主 Paul Krugman (1994年) 準確預測亞洲金融風暴,驚醒了亞洲各國的「香腸製造者」(sausage makers) 理論 (http://www.pkarchive.org/others/miracle.html),只透過增加人力和資本等生產要素所帶來的經濟增長是難以持續的。因此,有不少經濟體洞悉必須把更多精力放在「全要素生產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的提升,包括創新、科技和制度效益的改善。

TFP 已成為量度一個經濟體本身實力進步的重要指標。可惜,亞洲金融風暴已經過去大約20年,香港的TFP指數 (相對於美國)不但沒有提升,反而下降至低於1960年的水平 (以1960年為100) (圖2)。

圖2 可見自1995年起,TFP便出現下滑,由高位160下跌至2014年的98.9。反映過去20多年的經濟增長主要來自勞動力和資本投資的增長,顯示香港並沒有汲取亞洲金融風暴的教訓,繼續走「香腸製造者」的經濟道路。

相反,新加坡的TFP比香港的明顯優勝,自1995年起開始上升,至2007年高峰340,2014年仍達250 (以1960年為100) (圖3)。

事實上,香港即使在世界競爭力排名中有所上升,但有關創新能力和政府效率兩項被視為營商的最大障礙,是香港經濟增長的絆腳石 (圖4)。雖然政府一直投放大量人力財力於創新科技,但結果事與願違,這多少與社會制度和政府管治有關,當政府甚麼都唯利是圖,短視而高壓,社會根本難以發揮創意。如今勞動人口已過峰值,隨著人口老化,一旦資金撤走,香港經濟的空洞化問題就會浮現,經濟增長動力無以為繼,經濟危機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