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先提醒使用台灣區Netflix的朋友,紀錄片《越南戰爭》即將在6/20下架請各位把握機會去看看這部浩瀚、驚人而內容飽滿的紀錄片劇集,有鑑於時間有限,你大可略過這篇文章直接打開你的Netflix。

(在此也歡迎其他地區的朋友留言回報在各區是否有下架提醒,照例在你第一次點進這部影片,左上角會有到期提醒但之後點開有時不會出現

《越南戰爭》由PBS製作,在6/20前可在Netflix收看

它什麼都說了,但誰有足夠耐心去聽呢?

PBS製作的《越南戰爭》是長達10集的紀錄片影集,每集片長約90-115分鐘不等,亦即全劇約18小時。在IMDB 約18,000則評分為9.1; 在豆瓣3000餘則評分為9.5。

我知道評分人數都偏低,畢竟它實在太長了。

以我為例這部2017年發行的影集,此後,我身邊有過幾位敏而好學的朋友向我推薦過,但我仍因片長而遲遲沒有觀看,五月底我偶然得知躺在我的片單的《越南戰爭》即將下架,我這才下定決心犧牲不少睡眠時間慢慢的看完它。

對,即便時間有限,你也必須慢慢看。

它不但片長很長而且觀賞經驗也遠不如「追劇經驗」讓人忍不住一集接一集:劇集的議題沉重、視角全面、觀點多元而豐富,此外,影片內的視覺資料更讓人無法怵睹。

我自己看完的感覺Netflix的下架通知宛如一次輕巧但貫耳的提醒,像《越南戰爭》這麼豐富睿智的作品一直都在那裡,它甚至關乎大多數目前輿論場上各種政治類的主題:冷戰、美國動亂、選戰、代理人戰爭、舉國體制...等,而我們在言談中論壇上多麼熱衷於對這些議題發表意見,但對照《越南戰爭》的論述深度我們發表的意見又顯得如此速食淺薄,這提醒我們一個簡單卻鮮少有人面對的事實:在充滿戾氣的政治氛圍中我們為之表態的議題其實都是複雜的,因而我們的表態只是屈從於各種不理性的快感,我們明明意識得到卻罕有人承認。

天啊!這是部長達18小時的紀錄劇集,但是,看完它真的是那麼費時的事嗎?

倘若自問:你對越戰所知多少,如何理解它?這部劇集顯然太長了。
但又想想關於美國是否會介入台海?境外戰爭如何牽動美國政局?「新冷戰」成了熱門的關鍵字但我們如何闡述它?美國的種族議題究竟如何運作...

倘若你關注著上述議題,又認為它們無比重要,甚至言之鑿鑿的發表各種意見...
可是你卻沒有時間花18個小時去看看你所發表的大多數議題曾經如何/為什麼發生。

怎麼說越南戰爭?

這篇短小的文章主要是提醒:《越南戰爭》是很棒的作品,Netflix的下架期限僅僅是托詞,畢竟我們都知道還有不少收看方式。

正因為它是部好作品以致於為之作任何簡介都不太可能成功。

我想,我之後仍會從這部劇集衍生至少一兩篇對作品的評介,但在這篇推薦文中,我還是嘗試著粗略敘述這部影集於我而言「客觀的」印象。(註*)

(紀錄片)...是對事實進行創造性地處理

Grierson on Documentary

《越南戰爭》採用的體裁為編年體,這樣的體裁讓影片非常具有時間感同時提供令人感到「如實」的視野,但正如引言所說:「紀錄片不是真實」,本片的優點就在於一方面有流水帳般的信實,但同時能不囿於結構忽視議題的複雜性。(註**)



首先,是編年敘事條理分明的優勢。

我們單憑美國歷史視角可以看到:

首集,越南獨立運動的前事以及美國的支持; 次集,南北越分隔及美國與南越政權;

此後各集,依序是甘迺迪遇刺身亡、詹森既位...詹森連任成功及轟炸戰略...馬丁路德遇刺、詹森宣布不角逐連任、尼克森當選、尼克森因水門案引咎辭職...

上述的時間軸僅僅是一種視角,其他諸如:「越南戰爭的進程」、「美國內部反戰運動的進程」、「冷戰博奕的變化」這些視角也很容易繪製出整部紀錄片的概述。

另一方面,是導演兼顧了議題的梳理。

編年敘事有條理分明的優點,但也很容易變成歷史課本上略嫌枯燥的知識性內容,最典型的體裁就是維基百科,通常,我們會漫不經心的閱讀編年「背景」-->「過程」-->「影響」這樣的戰史敘述,然後跳到「後果與餘波」、「爭議」這類的衍生內容進一步瞭解我們好奇的名詞如:反戰、戰犯爭議、種族運動...

《越南戰爭》很忠實的呈現了編年史,但它絕沒有犧牲這段歷史裡興起的各種議題--這對創作者來說是非常優異的成就,因為在以時間為主軸的結構裡,創作者如何取捨這些「枝節」的呈現(它們也必須建構在明確的脈絡上,這些脈絡如何說明是一大困難)



舉例而言:在第六集 分崩離析(Things Fall Apart,1968 Jan. to Jun),劇集必須敘述前幾集仍花費篇幅描述的戰況,但是,金恩博士遇刺引發的黑人動亂也需要篇幅描述(它影響了後繼的反戰運動)。這個國內事件在以越南戰事為主軸的敘事裡需要花費多少篇幅?使用多少素材、涉及層面多廣...這全憑導演的功力。

第三,導演恰當的以「衝突」、「平民史」...等方式掌握了越戰這個「真實」當中最值得注目的事實。這個部份涉及我對這部作品的細節評論,或許在之後的文章再加評述。

不過,通過這些創作的技法所突顯出來的觀點我試著總結在下段。

單憑印象畫重點

  • 戰爭的本質

    全片充滿令人怵目驚心但卻又充滿記者良知的影像呈現了戰爭的殘酷,在美國士兵、北越軍人、南越領袖與軍人的訪談中,隱約可見的是身為「人」的光明與黑暗:在被告知「對方是邪惡」的情況下,殘酷如此正當但慈悲卻也很難滅絕。

  • 呼籲愛國的政府

    從《郵戰:密報》的劇情就揭露:美國一直在打一場他們不認為能勝利的戰爭。不論以「自由對抗共產」的名義或是任何其它名義(例如台灣獨立或是祖國統一),意識形態總是掀起戰爭的主軸,可是,我們無法單純的將開戰論斷為盲從或必然。

    我們至少應該瞭解如何去問:「為何而戰?」

    密謀而不透明的美國政府顯然沒有正當性,我們也會發現國際關係中「意識形態」時常自我修正,當年的美國如何釐清迷惑?現在的我們更睿智了嗎?

  • 反動勢力與政治鬥爭

    發生在越戰期間的白色恐怖、影集裡著墨較少的麥卡錫主義... 戰爭不僅是對外的也是對內的。《越南戰爭》中所有的領導者都懷疑國內的反對聲音是敵人的滲透,但整部紀錄片幾乎沒有採用這個觀點,政治競爭與民權抗爭造成的撕裂在戰爭的催化更容易被扭曲,這個主題有顯而易見有對照當下中美、兩岸與港島的意涵,在此不加贅述。

  • 反戰旗幟下的平權、嬉皮和學運

    70年代的反戰思潮是影響台灣黨外思潮的重要基礎,從《越南戰爭》我們能看到更系統性、多視角的考察這些對台灣帶來衝擊的論述其演變過程,將這部份與上一點搭配思辯肯定能帶來豐富的思辯空間。
  • 「愛國者」與「榮譽」

    因一場早之不能勝利的戰爭,美國陷入了泥淖。
    前面提過這部紀錄片在編年結構中其實以「衝突」的技法開展了多元性,那麼,在呈現了因戰爭而紛亂裂解的國家後,創作者基於什麼基礎作出結論?榮譽。

    如何看待這十年紛亂而得以收尾呢?為「愛國者」作出定義。

    在我對這部紀錄片非常讚賞的這一部份,請容我賣個關子在之後的文章再敘。

註:我在這裡的介紹儘量是「客觀的」概述,對於內容與美學我應該會再寫作兩篇文章,不過如果你想看我寫作更多關於這個紀錄片的內容,請以贊助、轉載、留言或點擊下方拍手等任何方式讓我知道。


E也歡迎延伸閱讀我的文章:
金門系列 | 以防疫為名的緊急動員(系列文)、台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