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馬利亞海岸,黃昏時分

索馬里蘭(Somaliland)不是一個常會被提及的地方,反倒是他的鄰居:索馬利亞(Somalia),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亞丁灣的海盜,以及連年的內戰與武裝衝突,使其成為這世上最動蕩不安的地區之一。因為聯合國維和任務的關係,我曾幾次造訪,當然,大部分的時間是駐紮在索馬利亞的首都摩加迪沙(Mogadishu),這裡有代號UNSOS的多國聯軍基地,以及沿海岸線圈出的一塊區域內,聯合國辦事處與各國領事館,大多也都在這(筆者派駐當地經驗,歡迎參考: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9062)。

索馬里蘭則是位於北邊,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他是屬於索馬利亞的一部分,除了最近互設代表處的台灣之外,並未獲得其他人承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雖然,他早在1991年的內戰中,就已宣布獨立於索馬利亞,但包含聯合國與非洲聯盟等重要國際組織,均認為不應擅自更動既有的非洲國界,以免造成戰亂無止境。不過鄰近的國家中,衣索比亞倒是基於區域政治考量,對索馬里蘭相對友好,不僅在首都哈爾格薩(Hargeysa)設有領事館,雙方也有非常密切的經貿往來,不過這也源自於當初衣索比亞介入索馬利亞內戰有關。

說起索馬里蘭的「獨立」,那肯定要從那場為期6年(1986-1992)的內戰講起,當時的索馬利亞和索馬利蘭還是統一的國家,當時的政府由軍人出生的巴雷(Barre)所領導,在他22年的獨裁統治期間,造成不少大屠殺事件,直到人民忍無可忍起義推翻,但在各方國際勢力的介入之下,索馬利亞也未能成立真正的民主政府,全國在各個部族派系與軍閥鬥爭中,很快陷入無政府狀態,索馬利蘭也在此時宣布獨立,除了希望與處於嚴重內戰的南方有所區隔,更重要的是希望建立以依薩克氏族為主的共和國(索馬利亞與索馬利蘭基本上是以氏族部落為主,政治上採取融合了現代代議制度與傳統部落長老制的治理形式)。

但獨立總不是那麼簡單的,即便擁有領土,人民,政府,但主權畢竟是個國際關係中,需要靠「承認」來確立的政治概念,索馬利蘭的獨立在當時並未受到西方國家的支持,亦未受到以聯合國為首的國際組織所承認,畢竟,原本殖民時期的「英屬索馬利蘭」與「義屬索馬利亞」好不容易在1960年6月,搓和各方利益後合併為「索馬利亞共和國」,現在又要分離出來,豈不是有存心找麻煩的意味,誠然,在強權的眼中,大部分只有區域政治經濟利益如何劃分,真正基於民族,歷史,文化與情感考量下的最適方案,恐怕不是那麼重要。

國際組織工作人員搭乘專機

於是索馬利蘭,就這麼一直處於比較尷尬的地位,如同另外幾個有類似國際處境的「國家」,例如台灣,北塞普勒斯等。當然,台灣在這方面相對好得多,話語權也因為經濟,科技發達與貿易地位,而往往較能夠有實力「對抗強權」與「維護自己的利益」。索馬利蘭就沒那麼幸運,撇開內戰與獨立衝突不說,受近代殖民主義與隨後複雜的族群衝突影響,非洲大陸很多地方在經濟,社會的發展上,嚴重落後約略相同時期解殖後的亞洲和拉美諸國。東北非的索馬利亞地區,更是至今仍是政府失能,全國處於動亂的狀態。

由於內戰造成的難民潮與饑荒,聯合國隨即在1992年由安理會通過決議文,組織聯合國駐索馬利亞維和部隊,在這個時期,比較著名的戰役應該是1993年摩加迪沙地區的城市戰,地方軍閥與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發生激烈交鋒,最後以聯軍撤出主要市區告終,這段過程還成為電影「黑鷹計劃」的劇情。之後經過不同時期的增援,調解,與任務部署等調整,目前聯合國維和團仍存續在這快區域(2015年11月通過的2245號決議文)。但基於索馬利蘭「宣布」自己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即便未受承認,但聯合國並未在其領土範圍內執行軍事活動,僅透過其他單位,例如難民署,農糧組織等提供經濟上的援助。

聯合國維和部隊,軍營一角

索馬利蘭在經濟發展上,憑藉歷史上英國,蘇聯,與美國的軍事援助,倒是還算打下一點基礎,所以雖然全境仍以家畜與相關產品為主要出口貨物,但農業,礦業,輕工業也在外援的幫助下,逐漸有所成長。此外,索馬利蘭也被認為有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無論在陸上或鄰近海域,都有待商業開發。不過,也有批評指出,早在親美的巴雷政權被推翻前,索馬利亞地區超過70%的石油開採權,都已被出售並掌控在幾大石油公司手中,也因此,各國政府,特別是歐美,介入索馬利亞內戰,以及對於索馬利蘭的獨立不願支持,很大的程度上,也有維護石油利益的企圖。

最後,隨著這幾年台灣的邦交國是一年比一年少,2020年7月宣布與索馬利蘭互設代表處,倒也不失為一個小小的外交突破,雖說政治考量遠大於經濟上的獲益,但如果從拓展官方關係的角度來看,位處非洲東北角的索馬利蘭,倒不失為一個台灣「再次」進入非洲的機會,之所以說「再次」,是因為台灣在非洲的邦交國陸續斷交到只剩史瓦帝尼,現在好不容易又能設立官方據點,可以很好的建立在非洲東部的外交網絡。

當然,台灣人也絕對不是非得靠官方力量才能去非洲闖天下,就筆者所知,早有不少台商與NGO組織,在非洲各個角落,動輒數十年的經營,打下不少當地的政商人脈關係。甚至,近年來還有不少「新創」,也敢直接挑戰非洲市場,把台灣,乃至亞洲成功的商業模式,改良並在地化後,引入非洲的特定區域,這些精采的人和事,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筆者與同事合影於亞丁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