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單一事件去象徵這兩三年台灣「亡國感」的延燒,去年這兩天爆發的「專機私菸案」會是一個指標性事件。不曉得去年因為這件事爆發而憂心忡忡的人士,事過境遷之後,會不會覺得,幾千包私菸引發的體制陋規、腐敗案件,居然一度讓人覺得台灣的民主體制會整個垮掉,真是太過悲觀。

整個事件的背景、過程,媒體報導、評論已很多不再贅述。當時民進黨、國民黨才剛各自確定總統提名人選,對決態勢才形成,民調還難分難解,突然一個爆炸性事件發生,尋求連任的蔡英文總統民調支持度一度重挫,「韓國瑜可能當選」的重度恐慌感開始在許多選民群體中快速蔓延。

除了體制腐敗、舞弊必然導致執政黨候選人形象受損,支持度下滑,當時另一個對蔡英文支持度下滑廣為流傳的解釋是:「菸民的憤怒」,這種說法簡言之,近年來菸品稅捐無論是因為防治菸害,或者作為長期照顧措施財源,數次調高已導致吸煙者負擔增加,已導致許多菸民不滿,特別是中低收入的勞動階級。此時發現有權勢者,卻可以透過「某些管道」拿到低價香菸,甚至可以出售牟利,這種「相對剝奪感」必然導致吸菸人口反彈,甚至會以選票報復

為了挽救蔡英文的支持度,不要「亡國」,許多「憂國憂民者」紛紛獻策,認為應該趁這個時候全面檢討菸稅、菸害防治政策,可以調低甚至取消菸稅,讓吸煙者「相對剝奪感」不要那麼強,如此才能挽救選情,避免「亡國」

後來的發展我們都知道了,蔡英文政府既沒有檢討菸害防治,也沒有降半毛菸捐,而選舉態勢,從七八月份兩黨尚且互有領先,到九月後蔡英文民調支持就遠遠甩開韓國瑜,離投票日越近差距越大,一度達30%。最終結果,蔡英文得到破記錄的817萬票,以265萬票、18%的差距,擊敗對手,連任成功。

為什麼一度造成「亡國感」延燒的「專機私菸案」,最後對選情幾乎沒造成影響?各種評論認為,香港抗爭衝突加劇、中美貿易戰白熱化的大環境因素,掩蓋了腐敗醜聞的熱度,韓國瑜本身則犯錯過多,連連失言,同黨陣營又整合不佳,離心離德,讓中間選民幾乎全面倒向蔡英文。

以上當然都是原因,但「專機私菸案」沒影響選情的原因,比想像中簡單很多─台灣抽菸的人沒那麼多,至少沒多到能動搖選情,而這個群體也不像某些分析指出的,中下階層佔絕對多數,因此所謂「相對剝奪感引發憤怒並以選票報復」的現象,並不明顯,最後也就對選局沒有影響。

要評估「菸民的憤怒」會多大,首先要回答一個問題:台灣多少人抽菸?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8年的「國人吸菸行為調查」結果,台灣18歲以上人口中,吸菸者約佔13%(所謂吸菸者是指「指以前到現在吸菸超過100支/5包,且最近30天內曾經使用菸品者。」)13%以當時選情來說,當然是個很龐大的數字,如果都因為「專機私菸案」而憤怒,並影響投票行為,確實可能改變選情。

但根據前述說法,要改變投票行為,還要發生極強的「相對剝奪感」,也就是要產生「低收入吸菸者看到特權階級能低價買菸,甚至販賣牟利,自己卻要忍受高菸價」的憤怒這裡就牽涉到另一個問題,吸菸者中低所得者有多少

同樣以國民健康署2018年的資料分析,吸菸率其實與收入成正比,也就是收入越高的族群越多人吸菸,越沒錢的人吸菸比例越低(見下圖)。如果將以下國民健康署不同收入者吸煙比例乘上樣本數,再除以總吸煙者數,又以月收入4萬元作界線,這個所得以下的吸菸者約佔60%,以上者佔40%,則真正會有「相對剝奪感憤怒」的低所得吸菸者,可能只13%的六成─約7~8%(這裡統計以男性為主,因女性吸煙人口較低,暫忽略不計),所以蔡英文在事件爆發後,整體民調下挫5%,合理推側確實是這個群體的不滿,可以理解,但也就僅只於此而已。



還有一個爭議,當時曾有輿論認為,菸捐政策是無效的,對減少吸菸人口沒幫助,只是在剝削低收入的吸菸者。從國民健康署調查來說,這可以說對,也可以說不對,因為戒菸者中,只有8.9%說是因為菸價過高所導致。但從長期趨勢來看,「在各項策略的推動下,成年人吸菸率由2008年21.9%降至2018年的13.0%,已經大幅減少4成(40.6%)」,所以菸稅、菸捐提高政策到底有沒有用?可能還有待評估。但這又有個弔詭─如果菸捐、菸稅政策對吸菸者沒影響,加價不影響吸菸行為,那又何來高菸價狀態下,專機私菸案造成的「相對剝奪感憤怒」?根本沒影響啊?

如果蔡英文當時聽了某些輿論的意見,真的去調整菸害防制政策,或者調降甚至減少菸稅、菸捐,對選情是助益還是反而有害?別忘了,抽菸者有選票,反菸者也有,特別是反菸團體,還有那些致力菸害防治的醫療工作者、公衛人士、教師,擔心孩子過早接觸香煙的家長,希望伴侶早日戒煙的另一半(特別以女性為主),某些以男性為主「煙囪林立」的職場下忍受二手菸敢怒不敢言的女性職員,家中親人因香煙引發疾病過世的遺族,因為撲滅煙蒂引起火災而疲於奔命的消防員.......這些人都加起來,只怕不會比前面分析,7~8%會對「相對剝奪感憤怒」的低所得吸菸者來得少吧?如果真的調整菸捐政策,說不定反而對選情投下變數,也許結果還是一樣,但由於一點風吹草動,為了選舉就任意去更動公共衛生政策,其實很傷害政治人物的領導威信,這點當時似乎沒有人意識到。

整體來看,這個事件最大的「受害者」,是揭發弊端的時代力量,當時的立法委員黃國昌無論是善盡國會議員的職責,或是想一併拉抬選舉的氣勢,結果卻反而造成黨內風暴,之後的幾個月幾位重要成員接連出走,不僅差點全黨潰散,更嚴重打擊選情,所幸最後是保住三席不分區,這可能是黃國昌前立法委員始料未及的吧。

這個事件除了少數關心政治的人還記得,恐怕大多數選民早已遺忘,但這個事件之後的演變,卻引發我反思「亡國感」─這種氛圍的發酵,確實不只影響個別投票行為而已,它已經對某些公共政策,包括衛生、社會福利、教育....的制定和推動,造成影響,「國未亡,民卻亂」─政治體制完好如初,但法令政策卻可能瞎整了一番,造成官不聊生、民怨沸騰。

我不曉得民進黨政府後來始終沒改變菸害防治政策,是因為有「高人」看了這些數據,一樣分析出這不影響選情的結論,還是單純「以不變應萬變」。總之,這樣的冷靜理性,從政策形成的概念來說是可貴的,沒有因為一時情境事件的干擾,就倉促改變已經長期形成的政策。但這次是如此,以後還會那麼「幸運」嗎?沒人擔保以後的執政者,還是政策制訂者還可以這麼「冷靜」。這也許是我們被「亡國感」折騰了一整年之後,應該要好好反思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