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權主義( totalitarianism)是至今為止都尚未有一明確的一的政治學概念,然而這一概念卻也是當代史中人們急於理解並解決的問題。極權主義最初由義大利獨裁者貝尼托‧墨索里尼( Benito Mussolini)所提出,主要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導一切社會、經濟發展,同時帶有強烈民族主義意涵的新國家發展模式。然而,在哲學家漢娜‧鄂蘭( Hannah Arendt)的《極權主義的起源》( The Origin of Totalitarianism)中,則將極權主義視為是歐洲政治現代性的負產品,同時又因為德國與蘇聯的歷史特殊性才真正產生的超越國家疆界的極權主義政治。鄂蘭的論述由於太過廣博、雜亂,也導致後人往往對只取部分片段來指涉極權主義,導致政治上容易因為去脈絡的理解而被貼上標籤。與鄂蘭同時代的卡爾‧波普( Karl Popper)及弗里德里西‧海耶克( Friedrich Heyek)又因為各自對極權主義的分析,前者偏頗於意識形態的影響力,後者偏頗於自然社群的和諧性,都造成將來的讀者以教科書式的僵硬判斷來觀察政治世界的極權主義現象。

要解決以上總總的混亂定義,就只有先認識現在政治的本質才有辦法克服。現代政治的基礎以民族國家為最主,透過一中央政府對國家進行動員、溝通與資源分配。而政府在進行此總總行為時,在理論上,所依據的綱領即為憲法、法律和命令,其中有以憲法為民意總體的具現而擁有貴高的權力。極權主義按照顎蘭的說法就是將有形的政府的權威凌駕於憲法規定之上,同時此一政府又依據某一改造世界的意識形態(如社會主義或達爾文主義)來影響所有政治權威所能到達的場所,於是透過暴力達成一體化的世界觀。這裡可以觀察到極權主義具有以下特性:1.超越憲法的政治權力2.政治權力配合具有改造世界企圖的意識形態壓制人民或他國3.以極端暴力追求一體化世界的實現。

只有在認識到極權主義如此特點之後,才有可能以正常的比例感去看待現代政治。極權主義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政治現象,但作為分析者必須要先冷靜客觀的辨識權力性質後才進一步指出極權主義在當下是如何運作、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缺乏此一冷靜就急於斷定什麼是極權主義的話,反而容易使具體有效的政治對策無法擬定出來,淪為意識形態上的口水戰罷了。